常見問題(FAQ)

Q&A

產品效果說明

① 多盞等距安裝於天花板的 Eye-Save 抗菌螢光燈會同時運作,吸附並捕捉漂浮在空氣中的病毒氣溶膠。之後,光觸媒會將其氧化與分解,使氣溶膠在極短時間內減少,進而降低感染風險。
② 銀離子和羥基自由基會被釋放出來,能夠消毒空中漂浮的病毒,以及附著在牆面或設備上的病毒。同時,這些區域會形成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塗層。消毒後,原本的銀原子與其所帶的 Zeta 電位會持續發揮銀本身的抑菌力,預期能抑制細菌與病毒的增殖。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將覆蓋物移除,這樣效果會更佳。
①如果因為燈罩而完全密閉的話,光觸媒反應就會只在罩內發生。
②因為銀離子的尺寸是原子等級,所以我們認為它可以逐漸穿透塑膠罩釋放出來。

即使距離較遠,銀離子也會隨著時間逐漸擴散並發揮作用。此外,室內空氣持續存在著暖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對流現象,因此即使是安裝在高天花板上的 Eye-Save 光觸媒照明,也能有效淨化空氣。根據官方說法,有效範圍為高度達 3 公尺的天花板。

光觸媒的效果在產品點燈的情況下基本上是半永久性的,但請注意清潔時不要損傷表面塗層。另一方面,銀離子雖然會以原子單位消耗,但據了解仍能長期維持其效果。

是的,銀離子會擴散至整個空間,即使在沒有光照的地方也能發揮效用。換句話說,即使光照無法到達的區域,也能透過銀離子的作用達到效果。

                                   

根據產品型錄所記載,直管型的有效範圍為3.3㎡,電球型為1.5㎡,高度約為3公尺左右,但這些數值僅供參考,代表的是照明光線能夠照射到的範圍。實際上,我們針對這樣的空間體積委託第三方機構「上海ICAS」進行了實證測試,已確認對包括兩種代表性菌種在內的約十種菌類具有抑制效果。 由於光觸媒的作用僅發生在燈具表面,因此越靠近抗菌燈的地方效果越明顯。然而,隨著範圍內空氣被淨化,整體空氣品質會趨於均質,進而達到全室空氣漸進淨化的效果。 此外,銀離子具有擴散性,其除菌、除臭、防霉效果甚至可以超出原本的光照範圍。在某所國立大學畜產部門進行的非正式簡易測試中,於6疊大小、天花板高3公尺的馬廄內使用一支40W直管型CCFL抗菌燈連續照明8小時後,結果顯示室內空氣中浮游菌數量減少了90%。 因此,即使超出參考的效果範圍,隨著時間推移,仍可期待淨化效果擴展至整個空間。此外,也進行了包括6疊實空間的ATP測試、光線無法照射處的菌數減少測試,以及每5分鐘換氣的環境條件下的實地測試,都確認了其足夠的效果。

                                   

塗布在燈具表面罩上的二氧化鈦是可見光激發,沒有紫外線,而引發光觸媒反應,產生強力的活性氧(如氫氧自由基-OH 和超氧陰離子 O2-)。這些活性氧的氧化分解作用能夠分解細菌、病毒、花粉等有機物質、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惡臭源。光觸媒的氧化分解力是氯的3倍、過氧化氫或次氯酸的2倍,以及臭氧的1.5倍,極為強大。此外,奈米銀作為二氧化鈦的助觸媒,亦可使其在可見光下發揮光觸媒作用,進一步增強反應力。 即使在燈具未點亮的情況下,接觸燈具的空氣中浮游菌、病毒或霉菌孢子等也會被磷灰石狀二氧化鈦吸附,並透過具有Zeta電位的奈米銀直接進行殺菌。因此,就算燈未點亮,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而當燈點亮時,光觸媒會主動捕捉並分解有害菌、病毒、霉菌孢子、氣味粒子、塵蟎和花粉等有機物質。 40W直管螢光燈的表面積為10公分 × 120公分,與一張A3紙大小相當,若將多盞這種燈均勻配置於天花板上,理論上可在一年365天內持續重複進行吸附、除菌與分解,有效減少整個房間內的菌數與氣味。透過這樣的理解,應該可以想像出其效果的實際表現。

                                   

塗布在燈具表面罩上的奈米銀會在CCFL放電管的電位(等離子放電能量)作用下被電解,產生銀離子(Ag+)。我們公司認為,銀離子會透過空氣中的水分子擴散到空間中。銀離子的大小約為200皮米(兆分之一米的單位),能破壞細菌與病毒的細胞膜。 銀離子不像酒精那樣容易揮發,具備持久的殺菌力(抗菌力與靜菌力)。根據1990年代亞利桑那大學對銀與銀離子的殺菌效能評估測試結果,對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退伍軍人菌、痢疾菌、綠膿桿菌、小兒麻痺病毒、輪狀病毒、皰疹病毒、諾羅病毒、流感病毒等超過650種病原體,大多數皆證實具有強效的殺菌能力(此測試並非針對aiSave產品進行)。 與現有合成殺菌劑相比,銀離子對多種類細菌展現抗菌效果,且不易產生抗藥性菌株。此外,雖然對微生物具毒性,但對人類與動物則具有極高的安全性。若與其他殺菌劑併用,銀離子的殺菌力會進一步提升,能夠有效且確實地發揮抗菌作用。

說明將 aiSave 應用於附蓋螢光燈具或浴室用防水燈罩等照明器具時的效果。光觸媒反應是在 aiSave 的表面發生的現象,若有燈罩存在,由於細菌、病毒、氣味無法進入罩內,光觸媒效果便無法發揮。然而,銀離子(Ag+)的尺寸為原子等級,驚人的是,它可以如同 Wi-Fi 訊號般穿透薄塑膠。雖然相比未覆蓋時可能會有部分遮蔽,但隨著時間推移,其效果會逐漸在罩外空間顯現。例如,在配有防水燈罩的浴室照明中安裝 CCFL 抗菌燈泡,已確認可減少浴室黴菌的生成,從而不知不覺中營造出不易孳生黴菌的環境。 由此可見,雖然效果可能會減半,但並不會完全喪失。此外,亦另有提供對燈罩表面進行光觸媒塗層處理的服務。

由於細菌透過二分裂以 2ⁿ 的方式呈對數增殖,因此導入抗菌 CCFL 照明後,若在最初的 24~72 小時內充分點燈,可顯著減少室內菌數。之後只需依日常使用時間開燈,即可維持低菌狀態。 此外,產生的銀離子具有數小時的持續效力,會在空間中持續漂浮。當其附著於牆壁或桌面時,還會產生塗層效果,形成對細菌的埋伏作用。 本產品的特性在於,與剛開始點燈時相比,使用 3 天、甚至 30 天後,效果會逐漸深化並持續顯現。

二氧化鈦所產生的羥基自由基的效果,基本上僅對接觸燈具表面的物質具有抗病毒、除菌、除臭、防霉與花粉分解的作用,並能將所有有機物分解為水與二氧化碳。此外,也能分解家具與建材等所釋放的驅蟲劑、有機溶劑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達到無毒化並淨化室內環境的效果。 銀離子(Ag⁺)主要發揮抗病毒、除菌與防霉的效果。其除臭原理主要是藉由減少產生氣味的細菌數量來達成,並經SGS與日本大學的測試證實,其也可分解甲醛、尼古丁等化學物質。本產品中的銀離子主要負責對遠處的浮游菌以及附著在牆面等處的菌進行除菌處理。

銀離子與含氯型除菌劑相容性良好,具有協同效果,可減少氯的使用量,並相互增強作用。另外,銀離子也與酒精類除菌劑相容。銀離子具備優秀的抗菌性與持久性,而酒精則雖具高度揮發性與即效性,但缺乏持續力。善用這兩者的特性,銀離子與酒精併用可延長除菌與抗菌效果的持續時間。 每天持續點亮燈具,可使銀離子穩定釋放,進一步增強抗菌效力,隨之銀離子的抗菌效果也得以持久發揮,進而延長使用酒精進行消毒的間隔時間。

本產品能夠維持蔬菜與水果鮮度的原因如下: ① 光觸媒可將農產品釋放出的老化物質「乙烯氣體」分解為二氧化碳與水,從而抑制蔬菜、水果、生花的劣化速度,達到保持鮮度的效果。 ② 銀離子可去除放置於遠處的蔬果上所附著的黴菌與有害菌。透過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使蔬菜與水果不易腐爛。 有關詳細內容,請參閱相關影片。

銀離子是透過基於電漿子共振的機制,從吸收可見光能量的奈米銀(Ag)中,經由光誘導電荷分離產生的電子轉移作用,使作為原子的銀(Ag)失去電子後,以銀離子(Ag⁺)的形式存在。然而,在再次照射紫外光時,二氧化鈦會被激發,進而將銀離子還原成奈米銀。也就是說,原先釋放出的電子會重新被銀離子(Ag⁺)吸收,還原為中性的銀原子(Ag),從而部分恢復為原本附著在表面罩上的奈米銀。 此外,還原力(即放出電子並傳遞給其他物質的能力)較弱的銀(Ag)在放出電子並成為銀離子(Ag⁺)後,會處於在金屬離子中相對容易接受電子的狀態。銀離子若接近易被氧化的物質,就會從中奪取電子還原為銀,此一性質即為其發揮殺菌效果的基礎。這種殺菌作用會持續進行,直到銀離子被完全消耗為止。而當銀離子還原成銀原子時,其本身也會在原子層級展現抗菌性,營造出不易讓細菌繁殖的環境。

                                   

二氧化鈦本身不會變質,能持續作為光觸媒運作。只要有光源照射,就能不斷產生活性氧和羥基自由基,分解有機物,從而實現抗病毒、除菌、除臭、防霉與花粉分解等效果。只要有光存在,這些效力可說是半永久性的。 另一方面,奈米銀會透過放電管的電位進行電解反應,產生銀離子。銀離子會以原子層級逐漸釋出,因此不會一次性被完全消耗。此外,由於銀離子具備還原作用,還有可能再還原為銀原子,進而再次生成銀離子。基於這些機制,本照明可在長時間內持續發揮其抗菌與抗病毒的效果。

實驗結果主要是基於在距離 30 公分或 100 公分處所進行的測試。超過這個範圍的測定,目前國內尚無具備此能力的檢驗機構。而實際的場域測試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因此需要特殊的試驗方式,費用也會相對較高。 光觸媒的效果僅會在塗有二氧化鈦等物質的表面上發揮作用。因此,對於距離光源 30 公分以外位置的附著菌或病毒,其效果主要可歸因於銀離子的作用。

在抗菌 CCFL 電球的產品線中,還有另一款稱為「負離子抗菌電球(B-011HI-X)」的類型。這款電球除了具有光觸媒與銀離子的效果外,還可望發揮第三項作用──負離子的功效。當電球點亮時,會立即釋放每立方公分超過 62 萬個負離子,並能像淋浴般從天花板高效擴散。 在自然環境豐富的場所,例如瀑布或森林中,負離子含量較高;相對地,在城市等空氣污染嚴重的區域,則以正離子為主。負離子會與空氣中的正電粒子(如灰塵、塵埃、黴菌等)結合並中和。 一般認為,負離子具有下列多種效果: - 去除生活臭與菸味 - 抑制香菸煙霧、PM2.5 等粒子,以及導致過敏的花粉、灰塵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微粒 - 預防細菌與病毒感染 - 抑制靜電 - 促進身體放鬆,帶來舒緩效果

従傳統的螢光燈稱為熱陰極管(HCFL),是透過加熱電極,使發射源釋放電子來點燈。與此不同的是,冷陰極管(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這種新型螢光燈,無需加熱電極即可釋放電子點燈。由於不含燈絲,單管壽命可達 80,000 小時以上,即使經歷超過 100,000 次的開關循環也不會影響壽命。 此外,CCFL 具備高演色性與高亮度,能以較低的能耗提供明亮照明。它承襲尼古拉·特斯拉發明的螢光燈歷史,自 40 多年前便被應用於監視器背光源等工業設備光源,自約 10 年前開始也被廣泛導入照明領域。 截至目前,該產品已在國內超過 6,000 間企業中累積銷售約 80 萬支,在全球的總銷售量也超過 150 萬支。自 2011 年起,我們公司販售的 CCFL 螢光燈也因其低故障率而廣受好評,至今仍有許多現場案例在超過 40,000 小時後依然穩定發光。

針對細菌、病毒、黴菌與化學物質的各項試驗數據,是由第三方機構所進行的,其中也包含過去生產的舊型產品或提供 OEM 的合作對象所取得的數據。因此,並非全部數據皆來自 aiSave 品牌的產品,亦有來自功能相當的同類產品所取得的資料混合其中。 本頁面彙整了使用 iSAVE 抗菌 CCFL 燈具所進行的試驗報告之新聞稿,這些報告是由包括民間與公立大學在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所實施的。值得一提的是,所登載的是在嚴格條件下進行的抗菌試驗結果,報告中也會使用「失去活性(不活化)」、「殺菌」等術語。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本產品並非醫療器材,依據藥事法的規定,無法保證對特定病毒感染症或菌種具有療效。

iSAVE CCFL 螢光燈的設計壽命為 40,000 小時(直管型則為 50,000 小時),標準使用壽命則設定為 10 年。在一般辦公室環境下,若每天使用 10 小時、每月 25 天、每年 12 個月,使用 10 年即約為 30,000 小時,相當於約 13.3 年的使用期。而若以 24 小時連續點燈來計算,則每年使用 8,760 小時,約相當於 5 年。 LED 照明中,所謂 40,000 小時的壽命多是指其零件中的電容元件壽命,但由於 aiSave CCFL 的燈管壁溫較低,不會對內建的電解電容壽命造成太大影響。因此,這裡所說的設計壽命 40,000 小時,是以亮度下降至初期亮度的 70% 為基準(若為 24 小時點燈,壽命約為 30,000 小時)。在部分使用環境下,實際壽命甚至可超過 50,000 小時,例如,即使超過 50,000 小時,照明強度仍能維持 60% 以上。 傳統 FLR 螢光燈的起始照度為 1 公尺下 340 Lux,壽命末期降至約 230 Lux,而 iSAVE 起始照度為 480 Lux,即使經過 50,000 小時後仍可維持約 280 Lux。 此外,因為電源模組為內建式,燈具壽命終止時僅需更換燈管部分,一般員工也可輕鬆更換,無需像外接電源型 LED 燈那樣進行電氣工程作業。

                                   

根據富士通的鈦磷灰石資料,其中記載了可使過敏原物質無害化的內容。和歌山縣立醫科大學的實驗證據指出,可將塵蟎與花粉過敏原無害化的比率達 99.6% 以上。此外,先前導入我們產品的顧客中,也有多人回饋表示花粉症症狀有所緩解。 模擬手術室中針對空氣中浮游塵埃與浮游細菌所進行的測試也顯示,包括 PM2.5 在內的浮游塵埃數量有明顯減少,該結果是由日本知名的手術室設計企業 Central Uni 公司進行測試得出的。 綜合以上資訊,可認為 iSAVE 照明產品透過燈具表面的鈦磷灰石吸附效果,能捕捉空氣中漂浮的花粉,並藉由光觸媒的分解機制有效降低室內花粉(過敏原)的濃度。藉此,有望打造不易引發過敏反應的潔淨空間。這種思路不僅對花粉有效,也可能對黴菌及化學物質引起的過敏症狀具有幫助。